提高喷煤比是我国炼铁技术发展的重要路线
1.高炉喷煤的重大意义
高炉喷吹煤粉是炼铁系统结构优化的中心环节,是国内外高炉炼铁技术发展的大趋势,也是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的三大重要技术路线之一。目前,提高喷煤比的技术措施有:实现高风温,炉料高铁品位,进行脱湿和富氧鼓风,提高炉料透气性和高炉操作水平,优选喷吹煤的煤种,均匀喷吹,改善燃烧条件等。
(1)高炉喷煤后,减少炼焦过程对环境的污染。高炉喷煤代替焦炭,减少了高炉炼铁对焦炭的需求,焦炉少生产焦炭,就减少了炼焦过程对环境的污染。
(2)缓解我国主焦煤的短缺,优化炼铁系统用能结构。炼焦配煤一般需要50%以上的主焦煤才能满足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的要求。而喷吹煤粉的煤种广泛,可以缓解我国主焦煤的短缺,同时也能降低炼铁系统的购煤成本。
(3)高炉喷煤可以实现炼铁系统的结构节能。2014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焦化工序能耗为105.93kgce/t,喷煤的制粉和喷吹所需的能耗在20kgce/t-35kgce/t。高炉喷吹1吨煤粉,可以使炼铁系统的用能结构节约80kgce/t左右标煤。
(4)高炉喷煤可降低炼铁系统的投资。据统计,国外建设喷煤车间的投资是焦化厂单位投资的25%-30%,转换为冶金焦的单位投资为30%-40%。我国喷煤车间的单位投资是焦化厂建设单位投资的12%-16%,为冶金焦部分投资的15%-20%。所以,在新建和扩容高炉时,建设或扩建喷煤车间必须同步实施,这样才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。
(5)煤粉代替焦炭有巨大的经济效益。目前,焦炭和煤粉的每吨价差在300元-500元。按年产400万吨铁的炼铁企业举例,如果喷煤比在130kg/t,年喷吹约52万吨煤粉,代替等量的焦炭,年降低炼铁成本约1560万元-2600万元。
(6)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,降低生产运行费用。喷煤车间员工人数和生产运行费用比焦化厂少很多,可以大大提高钢铁企业的劳动生产率,进而降低生产运行成本。
2.我国喷煤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
据统计,2014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高炉喷煤比145.85kg/t,比上年下降2.73kg/t。原因是原料质量变化,造成喷煤比下降。与上年相比,42个企业喷煤比下降,27个企业喷煤比得到提高。这些企业通过降低焦比,提高喷煤比,实现了高炉优化操作。
提高喷煤比的技术条件是:高风温,进行富氧,脱湿鼓风;入炉矿含铁品位高,渣铁比低,使炉料透气性好,优化高炉操作,促进炉内煤气分布均匀;各风口煤粉喷吹均匀,喷吹煤质量好(可磨性,流动性,可燃烧性能好,含碳量高,含有害杂质低等);矿石冶金性能好,使软熔带低,且窄等。喷煤比值的高低一定要与高炉生产条件相适应,特别是原燃料质量水平状况。当前,炼铁企业已不单纯追求高喷煤比的指标,更讲求经济喷煤比,经济燃料比以及最佳的经济效益。见表2。
《中国钢铁工业科学与技术发展指南(2011-2020年)》中提出了高炉喷煤指标:2011-2020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>2500m?高炉喷煤量≥160kg/t-200kg/t,>1000m?高炉喷煤量≥140kg/t,使用30%以上多金属难选复合矿冶炼的高炉喷煤量≥140kg/t。
目前。我国高炉喷煤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。国际领先的高炉喷煤比是266kg/t,国际先进水平的喷煤比为180kg/t -200kg/t。我国目前新建的>2000米3的高炉,设计喷煤比平均>180kg/t,4000米3以上的高炉,设计喷煤比平均>200 kg/t。
3.高喷煤比的关键技术
3.1保持炉缸热量充沛技术
高炉炼铁正常生产需要炉缸有充沛的热量,以保证铁矿石还原、渣铁流动好、易分离、炉渣脱硫率高和透气性好。炉缸热量用炉缸理论燃烧温度来表示,炉缸热量充沛是要求炉缸的温度和热量要高,理论燃烧温度在2200℃±50℃视为合理值。
煤粉喷进风口后需要吸收热量。首先是煤粉被加热,然后是挥发分燃烧和碳素燃烧。这样每喷吹l0kg/t无烟煤,会使炉缸温度下降15℃-20℃,l0kg/t烟煤会使炉缸温度下降20℃-25℃。喷煤量>l00kg/t会使炉缸温度下降150℃-250℃以上,高喷煤比会使炉缸温度下降幅度更大。为使炉缸温度保持在2200℃±50℃合理范围内,就需要采取保持炉合理缸温度的技术措施。具体办法有:
(1)提高热风温度:热风温度升高l00℃,可使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0℃-80℃,允许多喷煤粉30kg/t-40kg/t。
(2)进行富氧鼓风:富氧率提高1%,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45℃-50℃,允许多喷煤粉20kg/t-30kg/t。
(3)进行脱湿鼓风:鼓风湿度每降低1g/m3,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℃-7℃,热风温度提高9℃,允许多喷煤粉3kg/t-4kg/t。
3.2提高煤粉燃烧率技术
煤粉在炉缸内的燃烧包括可燃气体(煤粉受热分解而来)的分解燃烧和固态碳(煤粉分解后残留碳)表面燃烧,这些燃烧情况取决于温度、氧气含量、煤粉的比表面积和燃烧时间。另外,除尘灰中含碳量多少也是煤粉燃烧率高低的重要标志。
提高煤粉燃烧率的技术措施有:
(1)提高热风温度。喷煤比在180kg/t-200kg/t需要有1200℃以上的热风温度。风温低于1000℃的高炉不利于喷煤。
(2)进行富氧鼓风。富氧率提高1%,煤粉燃烧率提高1.51%,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升高45℃-50℃,可允许提高喷煤比12kg/t-20kg/t,提高产量4.79%,以及提高煤气热值3.4%。煤气量减少,风口径需要缩小1%-1.4%,既可提高炉缸温度,又提高了氧气助燃剂作用。
(3)提高煤粉的比表面积,促进煤粉燃烧。要求一般煤粉粒度-200网目要>50%。采用烟煤和无烟煤混合喷煤,煤粉粒度-200网目要>60%(烟煤中的挥发分遇高温时要分解,致使煤粉爆裂,增加煤粉比表面积)。无烟煤煤粉粒度-200网目要>70%-80%。煤粉水分控制在1.5%±0.5%,最高不超过2.5%.。
(4)进行脱湿鼓风,提高炉缸温度和鼓风中氧气含量。湿分降低1%,理论燃烧温度升高45℃,焦比降低0.9%,产量增高3.2%。将鼓风湿度控制在6%左右,进行脱湿鼓风,可以实现高炉四季如冬的风量鼓风(夏季要比冬季风量少14%左右)。
(5)提高炉顶煤气压力,减小煤气流速,延长煤粉在炉内燃烧的时间,降低煤气压力差。据测算,煤粉在炉缸的燃烧时间0.01s-0 04s内,其加热速度103k/s-106k/s。提高炉顶煤气压力可促进增产和冶炼低硅铁的作用。
3.3提高料柱透气性技术
高炉正常操作要维持合理的煤气压差值,即热风压力减去炉顶压力的数值。料柱透气性由多方面因素决定,包括原燃料质量、鼓风风速高低、装料制度等,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料柱的透气性。高喷煤比条件下,焦炭质量好坏(碱金属对捣固焦破坏作用大,使焦炭易粉化)对炉料透气性影响很大,应引起高度重视。
(1)提高高炉入炉矿含铁品位,减少渣量。高炉内煤气阻力最大的地方在软熔带,特别是铁矿石刚开始熔化,还原成FeO和形成初渣,渣铁尚未分离,尚未滴落至炉缸。张寿荣院士特别强调:如果高炉入炉品位在59%以上,吨铁渣量<300kg,煤气的阻力会大大缩小,也会减少炉渣液泛现象。
(2)提高焦炭质量,特别是焦炭的热性能,会大大提高炉料柱透气性。焦炭在高炉内起的作用有:骨架作用、还原剂、提供热量、生铁渗碳、填充炉缸。特别是在高喷煤比条件下焦比低,焦炭的骨架作用就更重要。高喷煤比对焦炭质量的要求,见表3。
(3)炉料成分性能稳定、均匀。炉料成分稳定是指炼铁原料含铁及杂质和碱度波动范围小。发达国家要求烧结矿含铁波动范围为±0.05%,碱度波动0.03(倍)。我国《高炉炼铁工程设计规范》要求是铁份波动±0.5%,碱度波动±0.08(倍)。
炉料透气性要求:保持炉料有0.44的空间,可以使煤气畅通。同时也要求要求炉料粒度均匀,粒度5mm-10mm的炉料含量<30%(不超过35%),否则会对炉料的透气性产生重大影响。
炼铁原料(烧结、球团、块矿)如转鼓强度高、热稳定性好、还原性能好、性能稳定等,可以提高烧结矿(碱度在1.8倍~2.0倍)的碱变,为高炉顺行创造良好条件。连篦机-回转窑生产的球团矿质量和工序能耗,均比竖炉所生产的球团好。
(4)优化高炉操作技术会有效提高炉料透气性。大高炉采用大矿批,使焦炭料层厚度在0.5m-0.6m,在变动焦炭负荷时,不要轻易变动焦炭的料层厚度。
优化布料技术(料批、料线、布料方式等)和适宜的鼓风动能(调整风口径和风口长度),可以实现高炉内煤气流均匀分布,同时提高炉料透气性。
稳定高炉的热制度、送风制度、装料制度、造渣制度活跃了炉缸,有利于高炉的高产、优质、低耗、长寿、高喷煤比。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,实现规范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管理,稳定高炉操作,创造出炼铁的高效益。
3.4提高煤焦置换比技术
(1)提高喷吹煤的质量。要求喷吹煤中有害杂质少、可磨性好、含碳量高、发热值高、灰分低(煤粉的灰份和有害杂质一定要低于焦炭的灰分含量)、含硫低、燃烧性好、流动性好等等。煤粉中含K2O +Na2O的总量要<3.0kg/t,因K、Na在高炉内会造成结瘤和焦炭,易产生裂纹,致使焦炭强度下降。
(2)煤粉喷吹要实现均匀、稳定的流量。各风口喷煤的均匀度误差为<3%,不超过5%。为保证各风口喷煤量均匀,建议将煤粉分配器高位安置(建议在炉顶平台下),使各单支管路长短相近。避免个别风口煤粉多喷的现象。
(3)采用烟煤和无烟煤混喷,有利于提高喷煤比和煤焦置换比。煤种优化是提高置换比的重要措施,建议烟煤配比在30%左右。
(4)关于高炉喷煤比标准。因各炼铁企业生产条件不同,高炉极限的高喷煤比数值也会不同。但行业对于喷煤极限值的认识是一致的:第一,在增加喷煤量的同时,高炉燃料比没有升高;。第二,高炉煤气除尘中的含碳量没有升高,洗涤水中没有如油一样的碳粉。来源:冶金信息网